进度管理核心概念
工作分解结构 (WBS)
将项目可交付成果和项目工作分解为较小的、更易于管理的组成部分的过程。
- 层次化分解项目工作
- 以可交付成果为导向
- 100%规则:包含所有工作
- 工作包是最底层元素
关键路径法 (CPM)
确定项目中最长的路径,即关键路径,该路径决定了项目的最短工期。
- 识别关键任务
- 计算浮动时间
- 优化项目时间表
- 管理项目风险
里程碑计划
标识项目中的重大事件或主要可交付成果完成的时间点。
- 项目阶段完成标志
- 关键决策点
- 重要评审会议
- 外部依赖点
资源优化
调整活动开始和完成日期以平衡资源需求与可用资源的过程。
- 资源平衡
- 资源平滑
- 解决资源过度分配
- 优化资源利用率
进度管理工具与技术
甘特图
直观展示项目任务的时间安排、持续时间和依赖关系。
网络图
显示项目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,帮助识别关键路径。
看板板
可视化工作流程,限制在制品数量,提高效率。
PERT分析
评估项目活动持续时间的概率方法,考虑不确定性。
项目进度跟踪
需求分析
100%
系统设计
85%
开发实现
70%
测试验证
40%
部署上线
15%
进度管理流程
六步流程法
- 规划进度管理 - 制定进度管理计划
- 定义活动 - 识别和记录项目活动
- 排列活动顺序 - 确定活动间的逻辑关系
-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 - 估算完成单项活动所需工时
- 制定进度计划 - 创建项目进度模型
- 控制进度 - 监控项目状态,管理进度变更
关键成功因素
- 清晰定义项目范围
- 准确的资源估算
- 有效的风险管理
- 持续的沟通与协调
- 灵活应对变更
-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技术